原始影片已被移除(2019/08/25)
2022/07/16另尋類似影片
大家是不是會覺得台灣道路在坑洞修補的時候,
千篇一律都是使用常溫瀝青混凝土(好一點使用熱拌瀝青混凝土)來直接覆蓋修復!
很難看到使用其他的方式來做修復坑洞的動作?
大家是不是也是覺得很多時候所修復的地方,很多時候是從凹陷變成突起?
是不是也覺得台灣政府對於坑洞臨時修補後的平整規範及保固期是一片空白?
可能一個坑洞要修修補補好幾次,但是那個成效還是令人搖頭?
而主管機關卻隨隨便便讓這些修補坑洞的廠商就可以敷衍完工了事?
這似乎已經變成台灣道路修復的常態!
有時候會覺得我們的道路是不是平時都沒有在養護?
是只單純地等民眾通報有坑洞的時候才去處理?
巡路員這個職缺似乎也是一個在狀況外的工作?
其實道路養護在平時就要落實,而不是等到道路形成坑洞的時候,
才來頭疼醫頭,腳痛醫腳...!
一般巡路員在平時定期巡視發現道路路面有龜裂變形等情況的時候,
就要通報主管機關做處理!
剛開始時是小毛病,趕快處理的話就不會形成大面積的坑洞等問題,
但是現在的主管機關,不知道為甚麼,
除非該損壞狀況已經形成坑洞而影響行車安全的,才會立即處理!
(大概是怕變成國賠案件?)
殊不知,後期路面損壞狀況嚴重時所花的錢也是不菲!
(大概這種情況花大錢,沒有所謂地權責,業績壓力?)
而我們納稅人的錢;國家的稅收就這樣被消化掉了!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政府單位還在那邊喊經費不足!)
講了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回到要分享的這個修復工法及機械:
這是在國外連中國大陸那邊都有採行的工法,
(20220716新增影片)
台灣國內之前沒有見過,
(2018.11/現在新北市引進試辦了:https://news.tvbs.com.tw/life/1013213)
大概是因為機械成本高,不符合我國"國情"!
所以這個"爛工法"沒有引進到台灣的道路修復工程上!
先說明:
這段影片的一些施工方式,滿符合美國大而化之的國情個性!
但是不符合台灣勞檢單位的法規!
另外,影片中也出現了一個個人在台灣還沒有看過的手工具:鐵夯!
(我們的規範都是學國外的,但是工具機械就能省則省啊!)
這個機械是利用瓦斯來形成紅外線加熱效應,
把破損的路面加熱軟化到可以人工耙開的程度,
然後澆置乳化瀝青拌合,並添加新的熱拌瀝青混凝土;
而本影片則是把老化的舊瀝青混凝土剷除,加入新的!
(該機械的熱拌瀝青混凝土儲槽應該也有加熱保溫的裝置)
之後工人再以人工方式耙平修復處,
(這個階段不知道有沒有能夠靠機械或是自動工具來做?畢竟人工耙平多多會對平坦度產生誤差!)
然後個人在台灣沒有看過的手工具鐵夯登場,
把新舊路面之間的落差及機械無法壓實的地方夯實平整!
再來使用小型滾輪壓路機全部壓實,
最後就是收尾再夯實及清理碎石!